內容簡介
每20個地球人,就有1人靠長江三角洲供養
北半球1/2物種在中國,但中國物種滅絕的速度是全球平均的2倍
2025年之前,中國將造5萬棟摩天大樓( =10個紐約)
不到1%的中國城市人口可以呼吸健康安全的空氣
人定勝天嗎?
當十億中國人一起跳!是經濟殺手?還是環境推手?
作者行腳中國30個省市的見聞,帶你看見綠色中國新契機!
中國經濟騰飛十年,不僅改變世界權力版圖,其影響更擴及全人類賴以生存的陽光、空氣、水。中國發展的足跡,不只烙印在中國人的身上,更寫在山川大地之上,衝擊地球上的每一個人。當十幾億中國人竭盡所能一起向富足安康的目標狂奔,世界將更美好,還是被推向毀滅的深淵?
作者深入訪遍中國各省,回答了這個全世界都關心、但又摸不清的問題。他用數十個一手報導生動的故事,揭開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沉□,更摸索出中國經濟發展新起點。讀者翻開書頁,就可以一窺中國的最新趨勢,藉這本書具體審視個人和企業的未來計畫。
作者檢視中國快速經濟發展對人、環境和生態造成的衝擊,指出中國經濟發展的所有後果,不只關乎中國人,且與世界上每一個人都習習相關。作者省思,中國或許可在傳統哲學文化中找到平衡點,縮小「發展」與「環保」的距離,也就是期待當十億人一起跳時,地球和人類可能不必毀滅。
三十多年前,一個英國小男孩每晚祈禱十億中國人不要一起跳,因為大人嚇他說,如果中國人一起跳,地球會偏離軸心,邁向毀滅……。
小男孩長大後,成為英國衛報的亞洲環境特派員,他以四年的時間,寫成這本行腳中國十六萬公里的旅遊見聞錄,他親自驗證童年的憂慮有幾分真實,但他更看見微光閃爍的希望……。
本書客觀報導中國經濟發展對人和生態造成的巨大傷害,中國發展的足跡,不只烙印在中國人的身上,更寫在山川大地之上,衝擊地球上的每一個人。當十幾億中國人竭盡所能一起向富足安康的目標狂奔,世界將更美好,還是被推向毀滅的深淵?
作者深入訪遍中國各省,以一個又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,揭露過去許多不為人知的現象,也回答了這個全世界都關心、但又摸不清的問題。:為什麼中國人曾拿煤灰塗黑新疆的冰川,以便加速融化?四川大地震竟是鄰近水庫引起的?拉薩的種族衝突與青藏鐵路通車有關?
但在現象之外,作者更省思人類近兩百年的發展,探究中國傳統文化對待大自然的方式,同時檢視中國政府目前提出的「科學發展觀」和令人期待的初期成果,企圖以一個地球公民的角度,為這個十多億人口的大國,找出一條引領世人平衡「經濟發展」和「環境保護」的途徑,也期待當十億人一起跳時,地球和人類可能不必毀滅。
《當十億中國人一起跳》帶領讀者深入中國經濟發展現場,更摸索出綠色中國經濟發展的新起點,讀者翻開書頁,就可以一窺中國的最新趨勢,藉這本書具體審視個人和企業的未來計畫。
作者專訪影片:www.youtube.com/watch?v=9oCnA9Y2Bl8
作者簡介
作者介紹
華衷(Jonathan Watts)
英國衛報亞洲環境特派員,曾入圍2006年「英國新聞獎」最佳國外特派員,2009年以全球糧食危機報導榮獲英國「世界一家媒體獎」(One World Media Awards)的環境獎。
華衷自一九九六年起報導東亞新聞,曾深入新聞現場,報導北韓核武危機、印度洋海嘯、四川大地震、北京奧運及哥本哈根氣候會議等。
譯者介紹
李芳齡
專事譯作,譯著包括《啟動革命》、《哈佛商業評論精選:企業策略》、《第五項修練 III:變革之舞》、《創新者的解答》、《創新者的修練》、《當債務吞噬國家》、《成長的賭局》、《創新3力》、《境外共和國》、《伊新的軌跡》、《開放式經營》、《企業觸媒策略》、《新帝國遊戲》、《超極資本主義》、《創新者的成長指南》、《企業放續發展指南》近六十部。
目錄
推薦序 地球災難的爆炸中心或另類選擇的救星? 南方朔
推薦序 當十幾億中國人一同創新 胡鞍鋼
前言 人在北京
圖片故事
第一篇 西南:自然
第一章 離香格里拉愈近,離烏托邦愈遠──雲南
第二章 愚公移山,人定勝天──青藏高原
第三章 平靜的水,地動天搖──四川
第四章 長江白暨豚之死──湖北廣西
第二篇 東南:人
第五章 骯髒中國,中國製造?──廣東
第六章 成本寫在大地上的黑色GDP──江蘇浙江
第七章 從水平的綠,到垂直的灰──重慶
第八章 炫耀性消費之窗──上海
第三篇 西北:失衡
第九章 為什麼這麼多人討厭它?──河南
第十章 在碳的牢籠裡,活著──陝西山西
第十一章 沙塵拭去人的壯舉──甘肅寧夏
第十二章 灼熱的山,融化的天──新疆
第四篇 東北:希望
第十三章 用科學解決數學問題──天津河北遼寧
第十四章 好東西好過了頭──山東
第十五章 獨裁底下的「小毛澤東」──黑龍江
第十六章 連天的草原等待草根──內蒙古
後記 攀頂的中國
自序/導讀
推薦序
當十幾億中國人一同創新
──胡鞍鋼 北京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,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
英國衛報記者華衷在2010年出版了《當十億中國人一起跳》,書名來自作者八歲時的一個噩夢:中國人這麼多,如果他們一起跳起來,可能會讓地球偏離其軌 道,並殺死我們所有人。現在,中國人口已經超過十三億,絕大多數人正在選擇過更好的生活,這對世界經濟、大氣、土壤、水、森林和自然資源造成的衝擊,引發 了作者年少時這個噩夢的恐懼。
以中國目前的發展軌跡來看,決心成為富裕消費者的十億中國人的需求,的確可能會讓地球偏離其軌道。作者 還認為,每場工業革命都是骯髒的、都會破壞環境,而無意中積累的後果包括改變人類文明依賴的氣候環境。他說,未來人類面臨的最大兩個挑戰是中國的崛起和全 球環境的破壞,為此中國經濟發展需要「深刻文化轉型」。如果中國從「紅色中國」成功地轉變為「綠色中國」,她就會成為世界頭號綠色超級大國。
即使是西方,也在反西元1750年以來的工業化、城市化和現代化道路。正如華衷在書中所說,十億生活在歐洲、美國、日本和韓國的富裕人群長久以來不永續 的消費方式,已經把地球推到了崩潰的邊緣,二十億生活在印度、印尼等新興國家的人們也在緊隨其後。歷史已在我們身邊劃過,一切都不可能再重複或逆轉。
我認為,中國如果照搬美國和西歐現代化發展模式,大量消耗資源、能源,大量排放各類污染物,就會摧毀人類;如果中國能夠創新綠色發展模式,實行資源低消 耗、污染低排放,經濟增長與碳排放開始脫鉤,進而開始下降,就會保護人類。所以我的結論是:當十億中國人一起創新時,中國就會保護地球,使人類可持續發 展。
中國人能不能創新呢?我認為,既有可能,更有條件。首先,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就是人類歷史最大的創新活動,極大地激發了中國人 民的潛力、活力和創造力,其經濟增長率打破了迄今為止的世界紀錄,短短三十一年,2007年的國內生產總值(GDP)已相當於1978年的18.6倍,年 平均增長率高達9.9%,減少了國際貧困線人口(每人每日支出一美元)約六億多人。其次,全體中國人民的人力資本一同迅速增長,人口受教育年限四年提高至 九年,大學人口從四百多萬人上升至九千多萬人。中國的改革開放,我稱之為世界最大的大學,一同學習改革,一同學習開放,現在又在一同學習創新。
中國所面臨的一個基本問題是,要綠色GDP,還是要黑色GDP,是走綠色發展道路,還是走黑色發展道路。GDP既可以理解為國內生產總值(Gross Domestic Product),也可以理解為國內污染總量(Gross Domestic Pollution)。這是兩條不同的發展路線和發展模式,同樣也會導致兩個不同的發展結果,既可以保護地球,也可以摧毀地球。我們應當看到從一七五○年 以來的工業革命不僅產生了GDP,也產生了大量的污染,二氧化碳排放(曲線)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。因此,無論是人類,還是中國,在二十一世紀都面臨新的選 擇,即要綠色GDP,拋棄黑色GDP。
中國已經歷了六十年工業化,不能重走工業化國家的老路,需要獨闢新徑,實現綠色發展,實現「三個和諧」,即人與自然的和諧、人與人的和諧、國家與國家的和諧(構建和諧亞洲、和諧世界)。
在我們考慮中國的發展思路、發展戰略和發展政策時,必須要有國際視角和全球視角,不能只就自己的發展而言、而思、而行,還要有自然的視角和地球的視
各界推薦/推薦序
文化評論家 南方朔
資深媒體人 陳文茜
中國知名經濟學家 / 中國科學院-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 胡鞍鋼
聯合推薦
內容試閱
平靜的水,地動天搖:四川
更立西江山壁,截斷巫山雲雨,高峽出平湖,神女應無恙,當驚世界殊。
──毛澤東,「水調歌頭.游泳」
(作於一九五六年預期長江三峽大壩興建時)
工程師們說,出現裂縫和受到震動的水壩安全無虞。但騎著摩托車,朝向岷江上游一百五十六公尺高的鋼筋混凝土巨物途中,我還是忍不住憂心忡忡。
四天前,附近剛發生中國三十多年來最嚴重的大地震。山脈滑動,水壩的混凝土外層裂損,修復工程持續進行中,餘波仍在盪漾。更接近水庫時,前方轟隆隆的水瀑從水閘傾洩而出,四周頓時籠罩在一片薄溼水氣中。水壩另一邊,水庫裡彷彿有無盡的壓力急於釋出。
屬於三峽大壩工程一部分的紫坪鋪水庫,是中國境內八萬七千座水庫中最新且最大的之一。然而,這座水庫在設計之初並未考量到八級規模地震的直接衝擊。
地震發生的瞬間,約莫比利時總面積大小的地區死傷慘重,大地毀損驚人,超過一千萬棟人造建物崩塌。土石流淹沒無數村莊,四百萬人頃刻間無家可歸,數萬人被活埋。在這一分鐘的天搖地動中,死亡與失蹤人數恐將將超過八萬七千人。混亂中,政府的最大憂慮是,一座大水庫可能就此毀於一旦。
四川境內水庫數量居中國之冠(二○○八年,四川省有六七%的電力來自水力發電),但紫坪鋪水庫潛藏的危險令人憂心。紫坪鋪水庫位於人口稠密的都江堰市,總庫容量達十一億立方公尺,下方平原的都江堰市居住了六十萬人。地震把水壩壩體頂部震出裂縫,且局部沉陷,兩條洩洪道無法運作。新華社在報導中形容這些裂縫「極端危險」,若水壩潰決,將死傷無數。
數千名官兵被派往當地,水利部副部長搭乘直升機進入,率領緊急小組監測與修復水壩。就在他們趕著檢查毀損的同時,這座水壩也在接受一場暴風雨的考驗。暴風雨使水庫進水量增加,水庫混凝土牆承受的壓力也更吃重。所幸,它撐住了,洩洪道開啟,蓄水宣洩而出,危險也隨之降低。那夜,一支搶救監測小組確定大壩結構穩定安全,但有件事他們並未對外透露:這場地震有可能是紫坪鋪水庫引發的。這則消息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科學餘震。
紫坪鋪水庫就建在一條平靜了數百萬年的斷層帶上,自從水庫開始營運後,地震活動頻率就開始增加。水庫每一次裝滿水和排空水,就相當於將三億多公噸的水升降一次,好像在一個裂開的地面上巨幅地跳上跳下。幾位頂尖科學家就曾推測,一場水庫所誘發的地震在所難免。
世上沒有其他國家像中國如此大舉穩定水文。兩千多年來,築壩與築堤一直是中國的政治與文明核心。在「天命」的理念下,皇帝的治國良窳,端視他們控制環境與人民的能力。地震、水災、旱災往往意味著世界失衡,即將出現君主易位。為避免發生叛亂,皇帝知道自己必須設法創造和諧,或至少使混亂恢復秩序。因此,為掌控與統治人民,必須先掌控河川。
中國最大的河川就是長江,若把支流包含在內,佔了中國供水量的四成。出海口三角洲上的經濟活動產出,也佔了中國總經濟產出的四○%。
紫坪鋪水壩座落在岷江上,發源於四川東北部山區、全長七百三十四公里的岷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之一,下流至四川首府成都以北的平原。從最接近汶川地震區、長約十公里的一小段岷江,可以看出當代中國的水文理念與科學如何有別於古代。這段十公里長的岷江,一端是有兩千兩百年歷史的都江堰,這是本諸道家思維的生態工程系統,視不同季節的水流量而引水灌溉;另一端則是混凝土的紫坪鋪大壩,意在攔阻岷江以蓄水。在中國,少有其他工程如此鮮明地對照...
留言列表